我的账户
易通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易通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易通网公众号

易通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知网本是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为何却是外国独资企业?

2022-04-29 发布于 易通网
剧本杀是什么 https://www.td010.com

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发出通知,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S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这则通知显示,知网之所以暂停中科院使用权限,是因为SNKI数据库凭借市场地位,大幅涨价,2021年中科院订阅费用已达千万级别。双方经过多轮谈判,SNKI数据库不仅坚持千万费用不松动,而且条件相当苛刻。显然,中科院被知网卡了脖子——一口价,没有商量余地,如果不交钱,咱就停网,而且说到做到。

消息一出,立成热点。有的说,知网作为一个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公益属性。但知网被牟利冲昏了头脑,由原本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变为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

有的在问,知网收割高校、压榨教授,咋就这么霸道?又有人问,天怒人怨的中国知网为何岿然不动?有的呼吁,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应该有一个说法,甚至说到了铲除知网这颗学术界毒瘤的时候!

劝告、愤怒、声讨、停用使用能够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此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得深追一下知网变成“卡脖子”网的形成过程以及具体原因,否则很难找到破解的办法。

(一)科技文献资源被“卡脖子”——一边愤恨一边妥协。

知网之所以触犯众怒,是因为年年大幅涨价,让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堪重负。这与某些救命药有着相似之处,不得不用,但又用不起,关键在于价格高得离谱。

一方面,做学术研究离不开科技文献,不看科技文献就没法做研究,查阅科技文献是科研的刚需。过去是到图书馆查阅杂志,现在是利用数据库下载资料,效率提高数倍。正是瞄准了这个需求,知网数据库先知先觉,经过20余年的布局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垄断地位,使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形成极大的依赖性。

一方面,知网掌控的科技文献资源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我的店我做主,就这个价,爱用不用,而且年年大幅往上调,使得高校用不起。2012年,因“商家涨价过高”,南京师大暂停知网使用;2016年,因“续订价格涨价离谱,谈判不成功”,武汉理工停用知网;2016年,因“不向商家过分涨价行为妥协”,北大停用知网;2018年,因“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太原理工暂停访问知网;2021年……

一方面不得不用,一方面轮番涨价,无可奈何,只能一边愤恨一边妥协,真的是高校苦知网久矣。

(二)我用你的学术论文去赚你的钱——知网的赚钱之道!

知网不出产学术论文,所有学术论文来自各种学术期刊、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其它出版物。有人说知网是“学术倒爷”,其实知网并未倒卖学术,而是倒卖他人创造的学术资料。知网不关心学术,只关心如何倒卖资料赚钱。

知网倒卖资料赚钱的手法极为奇特,古今鲜有,这就是无偿收录科研学术研究者生产的学术论文以及公共资料,反过来去赚科研学术研究者和公共事业单位的钱。自己查阅自己的学术论文照样需要交费,这就是知网的赚钱之道。

中南财法一位退休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史辞典》被知网制成电子版用于赚钱,作者向知网要一个电子版,不仅不给,而且大耍威风,26元一本,不给钱别想下载。显然这已经不是蛮不讲理,而是侵犯作者著作权。老教授愤而起诉,法院判决赔偿7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的文章也被知网下架。

所以,知网“卡脖子”根本不是借垄断地位牟取暴利,也不是商业运作模式与公共利益发生冲撞,还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打法律擦边球,而是公然以侵犯著作权的违法方式牟取暴利。

(三)知网原来是一个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得到各方大力支持而形成规模。

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的网站,当时定位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目的是打造支持全国各行业知识创新、学习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被列为清华大学重点项目,所以是清华大学下属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公司。

知网显然是公共资金投入而创办的公益性服务平台,正因为如此,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相关机关不仅给予很多荣誉和奖励,而且不断进行协调,使之能够依托清华大学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科技文献资料而发展壮大起来。知网几乎收录了所有期刊的文章和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显然是政策支持的结果。

仅就研究生学位论文而言,截止到2022年1月20日,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博士学位论文48.1万余篇,收录硕士学位论文480.6万余篇,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同样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的结果。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是科技文献的生产者,也是科技文献的使用者,如此积极支持知网建设,就是希望知网给他们在使用科技文献提供优质服务。

(四)公益事业变成外国独资企业,再想让其提供公益服务——不可能。

中科院被停用知网之所以惹出轩然大波,就在于人们对知网的认识还有停留在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也因此才认为知网应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公益性服务,而不应该以牟取暴利为目标。从道理上讲没错,但所依据的事实却有错。知网现在已经不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或是事业性企业,而是外国独资企业。看一看工商登记资料就明白这一点。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注册的不是事业法人单位,而是工商企业。第二,知网不是公益性企业,而是一般性企业。第三,知网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第四,营业期限是2004-11-18至2034-11-17,长达30年,而且是22022年2月17日核准的。

明白了知网的性质,其年年涨价、坐地起价、傲慢到“条件相当苛刻”,尽管年年舆情不断还是岿然不动,以至于中科院也被其卡脖子,也就全部得到合理解释。让一个外国独资企业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提供公益服务,只能说想象力过于丰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那么,这又该怎么办呢?

依法解决问题。按照法院的判决,将作者的作品收录于数据库并在网络上提供付费浏览和下载,不属于期刊之间的转载或是摘编行为,并不适用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而是侵权行为。这就是说,即使期刊私自转授了作者的授权,也只是转授了使用权,而非商业牟利之权。

同样道理,研究生培养单位即使提供并允许知网收录学位论文,并不是允许知网用于商业运作而牟取暴利,更不是让知网反过去卡自己的脖子。所以,应该有权威机构对知网发起公益性诉讼,阻止知网侵犯无数作者著作权的行为,结束知网以侵权方式牟取暴利的方式。

停止提供科技文献。据内行人士透露,知网与241家博士培养单位、464家硕士培养单位形成了协作关系,并向知网提供学位论文,学术期刊私自将作者的著作权转授给了知网,使得知网形成了垄断而有了反过来“卡脖子”的底气。所以,我们还得自己拯救自己,学术期刊与研究生增养单位应该果断停止与知网之间的所谓合作,终止向知网提供学位论文和刊用的学术文章,并禁止其利用以往收录的文献资料牟利。高校还得导师审核学位论文的责任,不要把论文查重的功能交给知网,并使之大量赚自己的钱。

建立公益性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知网已是外国独资企业。无数事实告诉人们,资本绝对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何况还是外国资本,被其卡脖子是不可避免的。摆脱事业被资本卡脖子的困境,要么摆脱资本的控制,要么另建公益性科技资源设施。在这方面,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规划中就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这一项,其任务是面向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等需求,加强优质科技资源有机集成,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只要建立这么一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被外国资本“卡脖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网友们,本文仅提供以上资料与分析,不知你们对此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易通网
    1970-01-01
  • 易通网
    1970-01-01
  • 易通网
    1970-01-01
  • 易通网
    1970-01-01
  • 易通网
    1970-01-01
  • 易通网
    1970-01-01
易通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易通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易通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易通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