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通道 正所谓,挖鼻孔一时爽,一直挖一直爽。 作为一种又爽又高雅的动作,相信点进来的你,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在把这套动作发扬光大。据说95%的人都会挖鼻孔,而剩下5%的人都在偷偷地挖鼻孔。 不过,近日一则#00后女孩频繁挖鼻孔致颅内感染#的消息登上热搜了,让小编蠢蠢欲动的手突然停下来了。 不少网友看到消息后,纷纷大呼抠鼻子的坏毛病自己也有,会不会也得病了?别慌,小编一一来给大家剖析一下。 一、 为什么挖个鼻子如此危险? 这一切得从人的“面部危险三角区”说起,就是我们的嘴角两侧一直到鼻根部,连线的这样一个三角区,它囊括了上下唇、鼻子、鼻翼两侧。 而这个三角区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 最关键的一点是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血管中缺少防止血液回流的“阀门”——瓣膜。 瓣膜是我们人体静脉血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非常的薄、软。 不过它可是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就是保证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朝向心脏的方向流动。 所以,少了瓣膜的危险三角区的血液不仅可以向下回流进入心脏,也可以向上逆流进入颅内。 同时,鼻子也是病菌入侵人体的捷径。 鼻粘膜底下血管密布,挖破血管后,容易让细菌进入颅内,可能会直接通过静脉血管直接进入大脑,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眼睑水肿,或眼结膜淤血、眼球前突、上睑下垂甚至视力障碍,全身出现寒战、发热、头痛等等症状,可要警惕是否有颅内感染问题的出现了。 二、 爱挖鼻孔的你,请手下留情 人类最早的“挖鼻”史,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75年,也就是说人类挖鼻已经超过6000年了。 美国的罗兰·弗雷特在他的《挖鼻史》中,还用表格列举了鼻孔的进化史。这样看上去,几千年来人类的鼻孔似乎真的被越挖越大了。 其实在生活中造成挖鼻孔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界诱因、鼻内病变以及心理因素,甚至还可能受潜意识支配,成为一种强迫行为。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挖鼻孔,现如今的研究发现,经常性挖鼻孔会给人们带来的健康风险还不少。 1 挖来的麻烦有哪些? ●损伤鼻毛=自毁防护林 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和细菌进入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大闸。但是抠鼻孔时,有时候还会把无辜的鼻毛也顺带抠掉下来。 一旦这道防线被破坏,就会使抵抗力大大降低,同时也容易引发毛囊发炎等问题,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还会加剧过敏性鼻炎。 ●最直接可见就是鼻出血 鼻黏膜是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我们的手频繁、用力地抠挖时,导致毛细血管受损而出血。 尤其是春秋季节气候相对干燥,鼻粘膜和黏膜毛细血管都比较脆弱,很容易因为挖鼻屎而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造成鼻阻塞等并发症。 ●引发其他耳鼻咽喉疾病 耳鼻咽喉都是联通的,当你在挖着鼻孔,其实还会把鼻窦炎、中耳炎、咽炎等的隐患和诱因给挖出来了,还可能造成慢性过敏性鼻炎。 2 挖+挤,致命双件套 鼻孔挖多了,当慢性的炎症形成以后,鼻子还可能发生肿胀问题,于是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动作就会出现了,那就是挤。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面部三角区的血液是很少逆行的。 可是当挤这一局部压力产生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会让局部的感染问题开始由内向外扩散,甚至延续到颅内去。 所以开头提到的15岁女孩花花(化名),据了解,她平时就爱挖鼻孔,一天早上她发现鼻腔鼓起了一个大脓包,于是将它挤爆后并用水清理,结果就导致颅内感染。 特别是有糖尿病、抵抗力低下的人以及小孩更是易感染人群,当出现了局部感染,再加上局部压力时,这些人的感染危险性也会明显增高。 三、 鼻子痒了,只能忍吗? 毕竟身而为人,怎么可能做到不挖鼻孔!所以,如何做到挖鼻有道呢? 咱们要分情况来说说: ●如果你属于主动挖鼻子的情况 就是鼻子没啥病理性问题,只是痒了就会忍不住挖。那么你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克制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指。 其实鼻腔里的普通分泌物并不需要天天清理的,这是因为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洁能力。 ●如果你属于被动挖鼻子的情况 比如有过敏性鼻炎问题的朋友,毕竟过敏的问题就是痒,会导致人不停地揉鼻子、挖鼻子。 那么比起挖,这个时候更应该做抗过敏治疗。解决好痒这个问题,自然就不会挖了。 控制不住挖鼻子怎么办 ●但是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对于那些已经风干且变得坚硬的鼻屎,也别歧视。 实在难受了,咱们该挖也得挖,但要科学地挖。 ①用棉签蘸取盐水清理 你可以选择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等它软化后,再用棉签进行清理,既优雅又安全卫生。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易通网
2025-05-01
2025-05-01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